本書特色
目錄
線上試閱
本書特色
☀ 本書聘請解剖生理學領域專業師資群,依據各大專院校專業授課經驗,並融合國內外最新資料編撰而成。內容符合教育部最新公布之「解剖生理學」課程標準,不但適合醫護相關科系學生使用,亦為在職進修之首選用書。
☀ 全書涵蓋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內容,各章搭配精美彩圖,組織學一章更選用高解析度之組織顯微照片,力求貫徹專業教學需要與深入淺出之學習需求,使讀者一目了然,加強學習印象及成效。
☀ 各章穿插介紹「臨床常見異常」,幫助讀者統整解剖生理學與病理學的相關性。
☀ 各章後摘錄之「重點整理」及「課後練習」均以近五年「國家考試命題方向」為主,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學習方向;書後附有解剖生理名詞索引,提供快速搜尋相關內容之用。
☀ 隨書附贈「教學光碟」,為快速掌握本書教學重點的最佳輔助工具。
目錄
第一章 緒論 吳求淳
第一節 解剖學及生理學簡介 1-2
第二節 解剖學術語 1-3
第三節 人體組成階層 1-7
第四節 生理恆定與迴饋控制 1-9
第五節 體腔及區域劃分 1-10
第二章 細胞 連文彬
第一節 細胞的化學成份 2-2
第二節 細胞的構造及細胞間接合 2-15
第三節 通過細胞膜的物質運輸 2-27
第四節 細胞分裂 2-34
第三章 組織 林自勇
第一節 上皮組 織3-2
第二節 結締組織 3-10
第三節 肌肉組織 3-20
第四節 神經組織 3-22
第五節 膜的分類與功能 3-23
第四章 皮膚系統 連文彬
第一節 皮膚的構造與功能 4-3
第二節 皮膚的附屬腺體與衍生構造 4-7
第五章 骨骼系統 鄭麗菁
第一節 骨骼系統的緒論 5-2
第二節 骨骼的分類 5-3
第三節 骨骼的構造部位 5-4
第四節 骨骼的顯微結構 5-6
第五節 骨骼的形成、生長、恆定與老化 5-8
第六節 骨骼的標記 5-14
第七節 骨骼系統的分類 5-15
第六章 關節 蔡佳蘭
第一節 關節的分類 6-2
第二節 纖維關節 6-3
第三節 軟骨關節 6-5
第四節 滑液關節 6-6
第五節 人體重要的關節 6-14
第七章 肌肉系統 鄭麗菁
第一節 肌肉系統緒論 7-2
第二節 肌肉組織的分類 7-3
第三節 骨骼肌的組織學 7-4
第四節 骨骼肌的收縮生理學 7-9
第五節 骨骼肌的命名與作用 7-17
第六節 人體重要的骨骼肌 7-19
第七節 肌肉注射的部位 7-52
第八節 心肌組織 7-53
第九節 平滑肌組織 7-55
第八章 神經系統 隋安莉
第一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8-2
第二節 神經組織的細胞組成 8-4
第三節 神經生理學 8-10
第四節 中樞神經系統 8-24
第五節 周邊神經系統 8-55
第六節 反射作用 8-86
第七節 自主神經系統 8-92
第八節 睡眠生理 8-102
第九章 感覺系統 陳瑩玲
第一節 感覺概論 9-2
第二節 皮膚感覺 9-4
第三節 內臟感覺 9-9
第四節 本體感覺 9-10
第五節 特殊感覺 9-12
第十章 循環系統 陳秀珍
第一節 心臟 10-2
第二節 血管 10-18
第三節 循環生理學 10-27
第四節 血液 10-60
第十一章 淋巴系統 楊舒如
第一節 淋巴系統之組成 11-4
第二節 淋巴循環 11-16
第三節 人體的防禦機轉 11-19
第十二章 呼吸系統 賴明德
第一節 呼吸系統之組成 12-2
第二節 呼吸作用 12-16
第三節 肺功能測試 12-31
第四節 呼吸調控 12-36
第十三章 消化系統 施美份
第一節 消化系統概論 13-2
第二節 消化道組織學 13-5
第三節 腹膜 13-7
第四節 消化器官 13-9
第五節 消化與吸收 13-30
第十四章 泌尿系統 賴明德、吳求淳
第一節 腎臟的構造與功能 14-3
第二節 尿液的形成與濃縮機轉 14-14
第三節 腎功能的測定 14-25
第四節 輸尿管、膀胱及尿道 14-30
第五節 體液、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14-38
第十五章 內分泌系統 黃桂祥
第一節 內分泌腺 15-2
第二節 下視丘與腦下垂體 15-10
第三節 甲狀腺 15-19
第四節 副甲狀腺 15-26
第五節 腎上腺 15-29
第六節 胰臟 15-34
第七節 性腺 15-37
第八節 胸腺 15-39
第九節 松果腺 15-40
第十節 其他內分泌組織 15-43
第十六章 生殖系統 辛和宗
第一節 綜論 16-2
第二節 男性生殖系統 16-5
第三節 女性生殖系統 16-15
第四節 受精、懷孕與生產 16-31
索引
A-1
線上試閱